2016年10月28日,上海市民政局啟了“公益之城”建設計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總共創建了公益基地10088家。短短四年時間里,公益基地的數量從最初的28家迅速擴大到萬家規模。以“公益上海”為平臺,“公益基地”為載,“公益護照”為保障,“公益顧問”為紐帶,全市的公益服務系逐步完善,形了“人人公益,可為”的濃厚氛圍。這凝結了一支基本覆蓋全市、涉及各部門、各條線、基本滿足各類公益需求的公益服務力量。

最近,市民政局召開了“十四五”公益之城建設座談會。上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勤皓,黨組員、副局長蔣蕊與華東療養院黨委書記封蔚、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黨總支副書記宋依璇、中國電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馬益民、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黨委副書記顧建忠、華東師范大學校長助理斯、上海市兒醫院黨委副書記徐文靜等公益基地代表齊聚一堂,展了“十四五”上海公益之城建設的遠景藍圖。蔣蕊宣布命名華東療養院、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國電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為本市第8508、9999、10000號公益基地。朱勤皓分別給三家單位授牌。

2017年12月1日,國家《志愿服務條例》實施后,上海市人大適時修訂了《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民政局在貫徹兩個《條例》的過程中,持續推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制定《上海市公益基地創建與管理辦法》等配套規范文件指導基層一線。這使得“公益基地命名”作為市民政局的權力事項、“公益護照發放”作為服務事項已正式納本市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并接上海市“一網通辦”、“隨申辦”、“社區云”。從制度保障到程序設計,構建形了規范化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同時,志愿服務助力城鄉社區治理不斷深化。市民政局制定并實施了《上海市民政局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志愿服務團隊建設的意見》。并完了“上海社區志愿服務網”的升級改造并接“公益上海”平臺。目前,“上海社區志愿服務網”已注冊社區志愿服務隊近萬個,累計社區志愿服務時長達138萬小時。志愿服務已經為優化城鄉社區治理,推進本市社會治理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在“十四五”時期,市民政局將堅持法治思維,加強宣傳引導,抓好志愿服務行政執法案例等重要宣傳窗口,集中開展志愿服務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引導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依法依規開展志愿服務。同時,市民政局將堅持需求導向,針對老年人、兒、殘疾人以及其他特殊群的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務實高效的志愿服務。

公益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正如張文宏醫生為公益基地代言時所言:“做公益、找民政,讓我們相約公益上海”。公益已為上海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公益基地已為本市志愿服務領域的一塊響亮的品牌。萬家公益基地恰如璀璨繁星,點亮了上海公益星空。創建萬家公益基地的完并不是上海“公益之城”建設的終點,而是上海志愿服務事業的新起點。以上容來源于上海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