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一名男子穿著背心、短和拖鞋,在過斑馬線的時候突然停下來,踢了一輛經過的保時捷轎車兩腳,并且還特意對著車駕駛員看了一眼。然而,保時捷車主沒有理會他,直接駕車離開了。這名上海男子則繼續慢悠悠地穿過斑馬線,一副優哉游哉的樣子。

盡管我也不贊同這名上海男子的行為,同時也認為保時捷司機的反應非常明智,但是我對于某些網友的看法并不認同。有人說什麼"沒錢還沒素質","滿腔仇富之火","得不到就毀掉的心理"……這種觀點我不敢茍同。因為畢竟這是大上海,誰更有錢還不一定呢?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海納百川的程度來判斷一個人的財富。難道這名男子只因為穿著隨意就一定是窮人嗎?如果他并不是窮人,那仇富之說又從何談起呢?一個人的素質與貧窮富有并沒有絕對的關系。

還有一句俗語不是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嗎?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些過于絕對。不過,這句話至有真實案例作為支持,而不是憑空造。這句話是明朝員曹學佺所寫,真實案例是富人的狗咬傷一個秀才,而一個屠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殺死了富人的狗。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秀才竟然忘恩負義,被富人收買,反過來幫助富人讓屠夫為此而喪命。這樣的真實案例得出的結論也需要商榷,更何況是憑空臆斷的結論。

因此,我們在看待事時不能憑空捕風捉影,而應該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