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容,法亦容”。福建省閩侯縣的一位老人張某,因為轉賣了70斤芹菜獲利14元卻慘遭10萬元罰款。14元和10萬元形了鮮明的對比。對此張某到不滿。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才導致了如此巨額的罰款呢?

據張某,自己先是從鄰居手中買了70斤的芹菜然后售賣給了蔬菜批發商,批發商又賣給了超市。其中,張某一共賺了14元。結果這批芹菜被市場監管局查發現農藥殘留超標。于是據相關法律,張某就被罰款5萬元,并且沒收了獲利的14元。并不懂法律的張某罰太過嚴重,并且張某也不知道該怎麼。張某因為沒有按時罰款又被追加罰5萬元。市場監管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對此,當地法院也是嚴格審查,張某的違法事實已經確認。市場監管局也是按照法律進行執行并沒有錯。最終據法院的嚴格審查,不接市場監管局申請的強制執行。雖然最終張某不用繳納罰款了,但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思考。

多數網友對于10萬元的罰款不理解,僅僅只是獲利14元,不知道的還以為謀利了140萬元呢?但也有許多網友表示:罰款5萬沒有錯,不能以賺14元就覺罰款多,幾十斤芹菜需要多個家庭去購買這幾十斤農藥超標的芹菜危害多人的健康。

對此,大家怎麼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