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季曦 記者 嚴君臣)在最困難的時候,低保金給了單基本的生活保障。2022年冬天,領到了自己的第一筆退休金。為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當時奔波20公里來到南通市慈善總會捐獻心。據現代快報之前的報道(2022年12月14日),50歲的單奔波20公里,捐出了兒的第一筆退休金。

2023年的冬天,這對心母再次前來捐款。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最終收下了200元的心款。12月11日一大早,70多歲的單和50多歲的兒頂著冬以來的第一寒流來到了南通市慈善總會。一進辦公室,單就從手提袋里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紅包,遞給市慈善總會(捐助工作中心)黨支部書記夏麗梅,并開心地說:“姑娘,這里是2000元。今年我兒的退休金漲了100元,去年是2400元,今年漲到了2500元。我們留下500元做生活費,2000元捐給你們。”看著單滿面笑容,夏麗梅想起了2022年12月的那一天。當時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單倆從20公里外的家趕到市慈善總會,捐出了兒的第一筆退休金2400元。

原來,多年前單兒胡士下崗后,低保金保障了們的基本生活。因此,當胡士領到第一筆退休金后,想到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讓到低保,保障了基本生活,現在每個月有退休工資了,們商量決定捐贈出來,用來幫助更困難的人。當時考慮到母倆的生活本就很困難,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收下了400元的心款。

“阿姨,您的這份心意太珍貴了,我們收下200元,您看好嗎?”夏麗梅勸說道,“您都已經70多歲了,雖然現在很健朗,但畢竟年紀大了,咱們得留點錢養老是不是?您啊,把錢存著,以備不時之需……”

“我錢夠花了,我和兒不講究吃不講究穿,一件服能穿幾十年,除了一日三餐,幾乎不用花錢,所以你不用擔心我們沒錢用。去年來捐款,你們就只收400元,今年無論如何得收下,不然我心里總是惦記著。”單聽到只收200元,一下子就著急了。

“阿姨,您的這份誠心我們到了,所以才收下200元,但是這200元,和2000元、20000元的價值是一樣的。您就聽我們的,把錢帶回家攢著,要是我們這邊有特殊困難了,我們再找您,您看行不行?”工作人員陳宣伊一邊給單開捐贈發票遞捐贈證書,一邊勸說單

“那你們要是遇到特別困難的人需要幫助,一定要找我……”單再三囑咐,然后才和兒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在南通,還有許許多多像們一樣的好心人,多年來默默地奉獻心。南通市慈善總會(捐助工作中心)黨支部表示,將更加用心當好心單位、心人士捐資助善的橋梁和紐帶,引領和帶更多的人“知善、向善、行善、揚善”。(通訊員供圖 校對 李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