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撰寫了兩篇短文,分別是《莫言得諾獎,究竟怒誰?》和《一個母親被打臉的背后——“撿麥穗”的三點隨想》。本意是通過這兩篇文章來剖析背后的因,但有些人卻回避了主題,只是糾纏于“撿麥穗”的問題。雖然我本不想再糾纏此事,但看來有必要就事論事,說一些道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討論問題必須以莫言講的“撿麥穗”事件為中心,從道德的角度進行分析。當然,你也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故事”,像剖析《紅樓夢》中的人那樣剖析這個“母親”和“壯漢”。但是,如果你認為這是“編造”的“謊言”,請先證實它的真實,否則請不要妄加指責!

實際上,問題很簡單:在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一個小腳的母親去集地里“撿麥穗”,即使按照當時的規定,這并不構“盜竊”罪,因為那只是收割后的麥穗,撿起來后應該給集,以便得到表揚或計算工分。將其據為己有只是一種違規行為,應該沒收麥穗并進行批評罰。幾十年后的今天,有人卻執意將這種落后的集觀念上升到“罪惡”的高度,這明顯不是關注“撿麥穗”本!那個時代,人們都是靠撿麥子、撿秋收來維持生計,即使是我講的這個故事中的人,也有很多人逃避了吧?如果說這麼多人都是“盜賊”,那就不僅僅是打了莫言母親的臉,而是給我們那個“路不拾、夜不閉戶”的“好家園”蒙上了影!即使把這種違規行為定義為“盜”,節輕重,政法機關也應該相應地進行懲罰。一個材高大的壯漢對一個小腳母親沒收麥穗,并將其打倒在地,角流,難道這不是更加惡劣的違法行為嗎?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特殊人嗎?我們聲討這個母親的過錯,卻對壯漢的違法行為不發一言!你自己問問自己的良心,你的公正從哪里來?你的正義從哪里來?!

再進一步說,這個母親有先為主的過錯,那請問這位無私的“壯漢”和集對那些逃避的“撿麥人”采取了什麼懲罰措施?他們都是村里的鄉親,難道很難找到嗎?對一個小腳母親沒收麥穗還不算完,還要將打倒在地,差一點就踩上那只“造反有理”的腳,卻放縱其他人不加查,這位打人的壯漢和他的集難道就是“公平、公正”嗎?老實說,在那個年代,“盜賊”的確很多,但那些通過“撿麥穗”來補家用的普通人,相較于某些代表“集”的當權派來說,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那個年代,荒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唯獨他們得以幸存!調查顯示,那時期的大多數婦絕經失去了生育能力,只有數嬰兒是這些人創造的奇跡!而那些有“特權”的差從來都不會到普通百姓頭上。像這位吹口哨打人的壯漢,不去從事更為艱苦、勞累的工作,卻被安排在年輕婦或老年男工即可勝任的工作崗位上,這背后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會打人嗎?

有個村里的親戚在管理紅薯苗的溫床時,經常把長出的紅薯(苗)挖回家吃,社員們都看在眼里卻不說什麼,因為大家都過得不容易!而在困難時期,有個網友的姐夫因為扯了一把紅薯葉子,被村里的管理者綁在樹上,后來被尋找吃飯的母親解救,母子倆抱頭痛哭……這兩種況截然相反,彰顯了那個時代人的善惡之別!這也讓廣大農民更加認識到“包產到戶”的重要!人們有了充足的食,撿不撿麥穗,就由我們自己決定!有些人之所以抓住那個早已過去的母親“撿麥穗”不放,只是因為的兒子通過作品揭示了那個時代的傷疤,而且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們心懷怨恨,卻“不屑于”去閱讀莫言的作品,或者只是稍微聽一兩句,卻無力進行有理有據的文學批評,只好抓住這個母親的“撿麥穗”來反擊。(21-5-22日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