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憾是“甘蔗沒有兩頭甜”,然而現實卻是“甘蔗兩頭都不甜”。如果只是缺錢但健康,這已經算是一頭甜了。但是,當事人既沒有錢,也不好,那就是所謂的禍不單行。這就像子化和老齡化一樣,如果只是老齡化嚴重而年輕人依然多生孩子,那老齡化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現實況是,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已經不再結婚生子。這就導致了子化加劇老齡化。新生兒數量減,年輕人單的概率增加,中老年人老去的速度加快,將會導致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會對每個人造影響,只是傳導的速度不同。

子化和老齡化日益嚴重,首當其沖到影響的是中產。甘蔗兩頭都不甜,中間就是最苦的。歷史上,中間階層的人都特別尷尬,既上不去,又不想下來,試錯本特別高。在分析中產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低產。很多人認為,年輕人不生孩子,老年人群增加,是底層的低產吃虧。這樣的想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不符合現實。如今不婚不育的年輕人和數千萬的,絕大多數都是低產。只要他們孑然一,無牽無掛,那子化、老齡化就很難影響到他們。舉個例子,中產老老實實錢,而低產啥都沒有,就不會錢。沒錢上了年紀的老人如何養老,各種設施的費用從何而來呢?低產啥都沒有,只有小命一條,就不會在乎現實發生了什麼,他們一人吃飽,全家不,抗風險能力恰恰是最高的。唯獨中產啥都在乎,最后啥都失去。

與一無所有的低產不同,城市中產恰恰有一些資產,還有各種的牽掛。他們有家庭,需要各種娃、卷,所花費的錢財特別多。資產貶值就是為中產的致命一擊。問題來了,資產為什麼會貶值呢?有人接盤,資產才會有金融屬,不斷上漲。沒人接盤,有價無市,資產就會不值錢。資產是一個問題,另一個讓中產頭疼的問題是卷。力是恒定的。低產的年輕人一旦不婚不育,他們卷的力就會降低。這個時候,卷的力就會傳導到中產的頭上。邏輯很簡單,低產給中產墊底,中產的日子才好過。如果低產的數量減,那部分中產就會階層跌落,淪落為低產,只能給別人墊底。中產都想守住階層,或者爬得更高。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有足夠數量的低產托著這個中產順著突破階層。隨著子化出現,低產的數量減,中產的圈子就會出現巨大的競爭。勝者,保留中產的位置。敗者,直接從中產跌落到低產。所以,如今有點學歷的中產,都拼命在大公司加班、卷,連都不顧了。他們自己也知道,卷到了自己的頭上,不拼命,也許過段時間就返貧了。當代的中產,看似有點錢,實際上特別脆弱,一個風浪過來,就扛不住了。子化和老齡化影響的第一批人,是中產。首先,子化嚴重,接盤的人了。老齡化嚴重,整力大了。在低產沒錢的況下,中產,恰恰就是填補老齡化窟窿的人。其次,中產的資產在水。商業的邏輯是,收割一樓的人。一旦一樓沒人了,二樓就為了一樓,也為了被收割的最底層。最后,為了阻止階層跌落,中產需要投更多的時間、力、金錢,導致中產圈層出現更嚴重的卷。卷到最后,每個中產都痛苦,尤其是負債累累的偽中產。如果不好理解,可以舉一個例子。工廠有老板、經理和底層員工,一旦底層員工不干了,老板第一時間就會找經理算賬,經理就了兩頭出氣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