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哪些省份公布了養老金計發基數呢?北京市、江蘇省和吉林省最新公布了今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其中,北京市的基數為11525元,比去年上漲了443元,漲幅接近4%。江蘇省的基數為8613元。吉林省有多個基數,數值請參考相關表格。廣東省深圳市的基數暫未公布,可能還需要等待。為什麼這些基數有高有低呢?這主要與上年度的社平工資水平以及當地經濟發展和價水平有關。例如,北上廣的基數較高,這也是因為當地的工資和價水平相對較高。因此,28個省份的養老金將迎來重新計算和補發。

最近,一些退休人員分了收到補發的喜悅,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安徽、天津、江蘇、山東濟南、遼寧、貴州、四川、濟南、河北和山西等大約10個地區。

其次,為什麼部分企退人員的補發金額超過了事業退人員呢?我們以北京為例進行對比。假設北京的國企退休職工方大爺在2023年1月退休,工齡為42年,養老保險繳費指數為1.5,視同繳費年限為11年。今年的基數為11525元,去年的基數為11082元。那麼方大爺的補發計算如下:基礎養老金補發金額為232.6元,過渡養老金補發金額為60.9元。兩筆錢相加,方大爺每月能補發293.5元,如果補發11個月,總額為3228.5元。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事業退休人員的補發案例。假設北京的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劉大爺工齡為20年,養老保險繳費指數同樣為1.5,沒有過渡養老金。劉大爺的補發計算為基礎養老金補發110.8元,他在今年7月退休,補發5個月的差額為554元。可以看到,3228.5元除以554元約等于5.83倍,企退人員方大爺的補發金額大約是事退人員劉大爺的六倍,顯然前者更高一些。

綜上所述,28個省份開始補發養老金是因為2023年新的基數出來了,需要補發社平計算的差額。部分企退人員的補發金額超過了事業退人員,這其實是正常現象。畢竟在今年很多人的退休時間不同,導致補發的月數不同,同時也與工齡、繳費指數和基數增長等因素有關。所以出現企退補發金額高于事退人員的況是比較常見的。大家收到補發了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