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后團聚的父子,親與法律的矛盾

2023年12月1日,河北邢臺解克鋒找回25年前丟失的兒子解清帥。12月8日,解清帥首次開直播,回答網友對他過去經歷的提問。其中,他表態“以后會對養家的爺爺好”。然而,網友對于解克鋒一家的團聚之喜,也提出了一些質疑。他們指出,雖然解清帥將來會對養家的爺爺好,但是養家家長們卻剝奪了孩子的知權,這一事實是無法忽視的。在養父母離開后,爺爺應該毫無保留地告訴孩子他的世,因為這是孩子的權利。即使養家對孩子再好,人販子剝奪了他與家人的親權,而養家則剝奪了他的知權。這也是許多家庭長期尋子的心路歷程。

電影《親的》和《失孤》都以真實事件為背景,講述了失去孩子對家庭的毀滅打擊。失去孩子的家庭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掙扎,婚姻到了嚴重沖擊,甚至有些家長在尋親的路上永遠地走掉了。孫海洋尋找兒子的路走了14年,而雷澤寬為了尋找孩子已經報廢了10輛托車,總共騎行了50萬公里,越了31個省份。這些故事反映了中國社會中失孩子的痛苦,以及對孩子的和牽掛。

然而,法律對于拐騙兒罪的刑罰卻并不足夠嚴厲。有個網友提出的問題有警醒意義:失去孩子對一個家庭的傷害,不會因為拐騙或拐賣而減輕,法律為什麼可以對此進行區分呢?這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法律系的反思和討論。

解清帥的父親解克峰談到買家表示:“我特別恨買家,如果他不買就沒有孩子、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但是這話我不能和孩子說。”這兩家的距離只有40多公里,卻因為養家瞞了真相,造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導致親父母找了整整25年。如果說養家只是為了買兒防老,那麼這25年中親生父母的煎熬又該如何計算呢?每一天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漫長而折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還活著。

這些案例和故事都凸顯了中國社會中失孩子的痛苦,以及對孩子的和牽掛。我們需要更加嚴格的法律來保護兒的權益,以及對于拐賣和拐騙兒行為的嚴懲。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得到真正的安和正義,也才能對那些企圖侵害兒權益的人起到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