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再度關注老年群的再就業問題。而最近揭曉的“中國”2022年度人中,有13位“銀發知播”榮獲集獎項,這些老師、教授和院士在網課直播間走紅。這一事件似乎預示著一個信號:這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嘉獎。

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在未來的“十四五”時期將超過3億,占總人口的20%以上。對于這個客觀現實,我們的老齡觀和資源觀也會有所不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老年人的“長壽紅利”完全可以發展一種新的“人口紅利”,尤其是像“銀發知播”這樣的高知群

一個老人可以寶貴如寶。盡管老年人的力和力逐漸衰退,但他們通過歲月洗煉的實踐智慧卻不曾改變。正如中國老年人才網的負責人王中所說:“一些老年人才積累了一輩子的工作經驗非常寶貴,年輕人即使加班加點,也無法在短期達到。”政策層面早在2021年11月,《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就明確指出: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的作用。然而,令人憾的是,“年輕崇拜”現象仍然存在。最近一項調查發現,目前仍然有很多崗位限制年齡在50歲以上,而多數是保安、保潔等職位,高知老人想要從事技含量更高的工作常常面臨著嚴格的年齡門檻,這種狀況亟待改變。

從長遠來看,隨著老年教育等教育事業的蓬發展,老年人的“認知盈余”將會不斷增加。為了創造友好的輿論環境和再就業機會,我們應早早做好準備。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我們需要重新塑造老年階段的時間價值。除了政府立規來減年齡歧視,提高就業機會的公平,并完善勞權益的制度保障,用人單位還應該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負荷,合理設置勞時間。對于高知老人來說,靈活和彈的工作節奏可能更適合他們,而這類對口崗位目前還比較見,有待進一步開發。我們期待更多“銀發力量”在人生的下半場繼續發發熱。

來源:《南方日報》2023年3月7日第A04版

作者:高維

值班編輯:仲雅、廖康(實習)

校對:浸月

編輯:王星

主編:林雙木

監制:施進軍